10月1日,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农民陆元忠在工地上工作时,不慎被坠物砸伤头部,送到新和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当时伤势比较严重,初步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经过CT检查后,发现凹陷的碎骨片刺伤脑组织,引起颅内出血。
“这是一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严重,治疗棘手。”援疆专家、新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华炜说,新和县人民医院之前从未开展过此类手术,对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是个不小的挑战。
危急时刻,华炜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阿克苏市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会诊。
借助一根网线,陆元忠在家乡的诊室与千里之外的医生们“面对面”——新和、阿克苏、丽水的医生“三地连线会诊”。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来自浙江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刘秉宇、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学磊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手术进行了两个半小时,陆元忠获救。
“这是一个三级网络的新型远程短视频医联体,向下连到乡镇卫生院,向上连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华炜说。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拓展“组团式”外延,以两支省级医疗队为主体,会同各县市援疆医疗队,构建三级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医联体。
作为“组团式”医疗项目之一,浙江省提出了“以院包科”的新型医联体。
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7家医院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重症医学中心、临床心理科等科室签订了“以院包科”协议。
浙江省肿瘤医院援疆医生龙斌说,通过开展“以院包科”精准帮扶,一家医院的全部优势力量都将集中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个科室,从学科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立体式的指导帮扶,对科室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被誉为“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增进团结的民心工程”。2016年4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浙江医疗专家团队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共培养业务骨干89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4项(12项填补地区空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完成修订302项院级和科级管理制度与流程。
相关链接
- 新疆打造“医联体+AI+国际医疗”新模式【2025-05-20】
- 京津冀开展医联体义诊活动【2025-05-16】
- 上海:医联体把整个诊疗体系“搬”到基层【2025-05-08】
- 武汉同济医院“牵手”宜昌市二医院打造医联体【2025-03-1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数智眼科医联体改革启动【2025-03-05】
- 浙江援疆医疗队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阿克苏召开【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