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2025年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从深化外部治理、细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能力3个维度部署40项具体任务,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与群众就医获得感双提升。
聚焦医共体建设“痛点”“堵点”,《任务清单》在深化外部治理上突出政策协同。一方面,全面推进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打包”付费,严格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激发医共体控费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通过“提前预拨、考核结算”方式将资金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并要求医共体定期开展绩效评价与结果通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落地见效。
聚焦进一步规范诊疗、用药、人事、财务等关键环节,《任务清单》在细化内部管理上明确,建立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设立转诊会诊中心并细化双向转诊标准,牵头医院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服务;建设中心药房和集中审方中心,实现用药目录统一、处方自由流动,推进药品统一采购配送与全过程追溯,保障基层用药安全可及;在编制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县乡人员流动,实行统一招聘与人员总量管理,绩效分配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并向基层一线倾斜,财务则实行“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
聚焦提升服务能力这一核心落脚点,《任务清单》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建设医学检验、影像等“五大共享中心”,明确服务收入分配机制;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城市三级医院至少派3名专家常年驻守帮扶,县级医院至少派1名主治医师常驻每个乡镇卫生院;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微信群、手机应用(App)组建健康服务团队,提供会诊、转诊、回访、咨询、科普等“五健康管理”,按医务人员户籍(原籍)所在地划分下沉至基层网格,定期在各分院和村一体化卫生室开展坐诊、巡诊、义诊等“三诊服务”;强化中医药服务,依托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中药制剂中心;做实医防协同,牵头医院设慢性病管理中心,基层设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构建“诊前筛查—诊中干预—诊后随访”主动健康管理体系等。
又讯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江西省县域医共体关键岗位权力清单》,从行政管理、人事、财务、医保、医疗业务等10个领域,明确18类关键岗位的权力类型、运行流程、责任事项及禁止性要求,为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划定权力边界。
此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在调研中发现,重大决策程序不规范、基层编制违规占用、财务数据篡改、药品采购利益输送、绩效薪酬与业务收入挂钩等问题,破坏医共体管理秩序,甚至导致医保基金违规使用、医疗质量不统一等乱象。此次出台《权力清单》,正是针对这些风险点精准施策。
《权力清单》对18项关键权力实行“一权一策”管理。在高风险领域,对于人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统筹管理权,明确要求人员配置向基层倾斜,严禁违规占用基层编制;对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集中核算权,严禁调整收支数据、资金管理失控;对于药品与物资管理中的药品统一采购配送权、设备与耗材采购权,严禁采购非中标产品、围标串标及收受回扣。同时,对医保基金监管、医疗质量统一管理、应急管理等直接关系群众健康权益的权力,均细化全流程运行规范,设置“禁止性清单”和风险等级标识(最高为三星级)。
相关链接
- 江西推进公立医院床位动态调整【2025-07-24】
- 江西推进公立医院床位动态调整【2025-07-09】
- 江西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2025-07-07】
- 江西评出20位“最美医生、最美护士【2025-07-02】
- 江西268家医院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