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住院患者陪护工作得到广泛重视。目前,江苏省约有140家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主要集中在骨科、心胸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省级举措 建章立制 规范实施
在加强人员管理方面,江苏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018年,江苏省明确要求加快医疗护理员培养培训,规范开展考核并发培训合格证,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行为。2020年,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5部门印发《江苏省加强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护理员岗位职责、履岗条件、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考核评估等制度。随后,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进一步明确医疗护理员工作职责和要求,鼓励各地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免陪照护服务。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压紧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医疗机构认真执行医疗护理员聘用要求,强化对医疗护理员的规范管理,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和收费形式。目前,江苏省多数三级医院已逐步建立健全医疗护理员内部管理体系,制定陪护制度,指定护理部或后勤管理部等部门牵头负责,病区护士长负责病区医疗护理员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员的一切行为有制度管、有部门管、有人管,并将医疗护理员服务纳入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考核评价,促进陪护服务质量提升。2025年6月,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医保部门,制定“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标准(125元/日),明确了项目价格内涵,保障试点工作有效推进。
2021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省护理学会负责有关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开展培训基地遴选,确定31家单位为江苏省首批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覆盖全省13个市的三甲医院、市护理学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各培训基地严格开展培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规定培训总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截至2025年6月,全省12929名医疗护理员培训合格,获得“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岗位培训证书”。今年,省卫生健康委将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进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持续规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江苏省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比如有关收费定价标准、支付类型、医疗护理员能力素质、医疗护理员职业认可度等。未来,江苏省将在试点过程中重点研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为全面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案例分享 因地制宜 探索完善
■江苏省人民医院
2025年3月,医院免陪照护服务正式试点运行,通过科学规划、多部门协同和智慧赋能,在胸外科、普外科、骨科等科室开展试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患者4756人次。
试点前,医院通过院周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院动员,统一思想和认知。试点开始后,持续在门诊、病区等地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免陪照护服务新模式。
医院护理部牵头,联合多职能部门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确保医疗护理员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各专科结合专科专病特点,制定具有专科特色的免陪照护服务质量标准、探视陪护制度等,确保服务质量可考核。
医院基于“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的三级管理体系,将医疗护理员服务质量纳入护理质控体系,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同时,实行医院与第三方公司对医疗护理员“双轨制”监管,通过多维度满意度评价和示范病区评选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依托医院作为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的优势,护理部联合医疗护理员管理专项组制订医疗护理员培训计划,对医疗护理员开展覆盖“基础资质—专科强化—岗位胜任力”的分层次、专业化的系统培训,按照“计划—培训—监管—反馈—再培训”的流程进行,增强专业照护服务能力。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免陪照护的相关制度要求,促进医疗护理员与护士工作协同,保证良好的合作氛围。
医院开发智慧照护系统、宣教系统,深度整合护理信息数据资源,构建数智化护理风险预警新模式,实现智能触发、精准推送、互动反馈、闭环管理,联动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对患者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实时采集与反馈,研判病情并提醒医护团队,提高照护服务效率。
■无锡市人民医院
2025年4月,医院探索开展免陪照护服务,优先选择免陪照护服务需求大、需一级护理患者或老年患者占比高的病区作为试点病区,选定6个重症监护病区以及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3个普通病区为首批试点病区。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患者3000余人次。
医院成立了由护理部、医务部、总务处、信息大数据中心、门诊部等13个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多部门联动,加强支持保障力度,统筹规划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护理部牵头制定了《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工作方案》《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服务规范》等,涉及试点病区建设标准、护理员相关管理制度、护理员工作质量评价表和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等18项内容,为规范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医院创新性地推出“Pro care﹢”免陪照护服务品牌,始终坚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推动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有机结合,开展“六化”(服务规范化、医护参与最大化、培训体系化、质量管理科学化、考评立体化、医辅服务智慧化)免陪照护服务模式,开展“五个一”(统一调配、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标准)行动,全面实现“快速康复、人文关怀、舒适病房、低碳生态”。
试点病区为患者发放免陪照护服务宣传手册,并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医疗护理员工作流程等上墙公示。建立“医生—护理责任组长—床位护士—医疗护理员”整合的照护团队,全方位保障患者医疗和生活照护。
医院设计“岗前培训﹢基础照护﹢专科实训﹢应急预案演练”多阶梯培训链,配齐免陪照护服务专用柜、专用呼叫器和手环等硬件设施,与第三方劳务机构开展星级医疗护理员评选活动,在公众号展播先进事迹,强化医疗护理员职业认知,激发工作热情。同时,制定《护理员工作质量评价表》,实行“患者扫码评价﹢护理部月查﹢第三方日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考评,促进医疗护理员服务质量提升。
相关链接
- 江苏“一院一策”解就医停车难【2025-08-19】
- 江苏推动电子健康证明全省互认【2025-07-29】
- 江苏试点开展医院免陪照护服务【2025-07-03】
- 江苏南通规范化培训医疗护理员 三级医院免陪护病区全覆盖【2025-04-21】
- 江苏徐州召开2025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医政工作会议【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