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28家成员单位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5.78%;医保5—6月转外统筹基金同比降低1.44%,7月降幅扩大至-7.84%,“看病往外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门诊次均费用从改革前的236.4元降至217.97元,同比下降7.80%;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8.84%,住院次均药品费用降幅达18.25%……今年1—7月份的亮眼数据印证着改革实效,而数字背后,是东台市打破医疗体制壁垒、重塑健康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
在全国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东台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敢闯敢试、勇破难题,创新构建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不仅得到国家、省卫健委的高度认可,更让百万群众切身享受到改革红利。从入选“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国典型案例,到国家卫健委提出“医改看三明,医共体建设看东台”;从全国28个省份、226批5800多人组团考察,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密集报道,东台医共体的“破圈”之路,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台方案”。
机制革新,牵住“改革牛鼻子”
医共体建设,体制机制是关键。东台市跳出“单兵作战”思维,通过“三项改革”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责任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筑牢治理制度改革“四梁八柱”。
一方面,该市创新建立书记、市长“双召集人”推进机制,重大事项及时会办;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由卫健主任兼任法人代表,财政、医保、人社相关科室负责人挂任副主任,对上承接多部门充分授权,对下拥有健康管理考核、人事调整建议等权力。在不改变成员单位法人地位、人员身份、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人员、财务、药耗、质量、信息、医保“六统筹”,打通部门壁垒,让医疗资源“动起来”。
另一方面,将医保基金、财政资金、公卫资金“打包”交给医共体,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支付方式,按月拨付、年终清算,结余资金由医共体自主支配。运营发展中心再通过绩效评价进行医保基金二次分配,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价值付费”,倒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提质增效。
同时,以薪酬制度作为此次改革“风向标”,构建“五个维度月度评价+‘4+9’医保绩效管理年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直接与院长薪酬、单位绩效、财政拨款、医保基金“四个挂钩”,推动医务人员从“重治病”转向“管健康”,精准治疗、主动服务,形成“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数字赋能,打造“无墙三级院”
“以前做CT要跑市区,现在在镇卫生院就能检查,结果和大医院一样,太方便了!”东台市梁垛镇居民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数字化医共体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东台市以“数字健康驾驶舱”为核心,打造“十大中心、二十四项共享功能”,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同质化服务。其中,集中审方中心对全市2496名医生每日2万余张处方“每方必审”,结合AI与患者健康档案提供用药指导,通过“拆零销售”“存量监控”节约医保基金;药物配供中心以市人民医院药房为“总仓”,统一1150种用药目录,经培训的村医可开“大医院药方”,无人机负责城乡送药、血样回收;智慧急救中心将120急救车变为“移动ICU”,实现15分钟“上车即入院”,28家医疗机构远程监护“一张网”;转诊服务中心借AI形成转诊闭环,中医问诊中心让基层患者通过设备连线专家获取处方指导;影像心电中心支持群众在镇卫生院做CT、磁共振,由市级专家集中读片诊断,村级心电图可远程短视频出结果;检验消毒中心通过无人机收集村卫生室血样,集中检验后基层可打印报告,消毒供应覆盖市、镇、村三级;质控评价中心依托341个考核指标实现医疗质量“一张网”监管。
“十大中心”运行以来,年均服务25万人次,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从75.23%提升至96.26%,药占比从36.23%降至29.03%,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内涵提质,守好“健康主阵地”
“要让群众‘看病不出县’,关键得有过硬的医疗实力。”据东台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内外并举、软硬齐抓,从龙头医院“挑大梁”、人才队伍“强根基”、资源承接“广覆盖”、设备更新“补短板”四个维度,持续强化医疗供给质量,提升本地医疗“吸附力”。
医院建设上,市人民医院创三甲综合医院、建“五大临床中心”,常规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等,ECMO技术救治多名危重患者,疾病与手术目录数分别达2826个、1159个,市中医院则建治未病等“五大中医中心”,中医眼科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且正冲刺三甲中医医院。依托医疗设备三年行动计划,龙头医院配备3.0磁共振等高端设备,镇卫生院实现CT全覆盖,村卫生室统一配备心电图机等。
人才方面,东台出台专项政策,近3年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197人,设100个乡村医生“镇编村用”编制,培养372名农村定向医学生,还建立8个高标准实训基地、年培训2.6万人次,龙头医院在基层设45个专家工作室并派24名骨干驻守。此外,资源合作上,医院与沪京宁等地三甲医院共建55个名医工作室、52个省市级重点专科,“名医大咖”每周坐诊、手术、带教,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村卫生站承接20项共享功能,让“村卫生室变三甲诊室”成为现实。
在提升医疗能力的同时,东台市更注重“预防在先”,通过构建“10个专病中心+341个网格联盟”的健康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肺病、上消化道、糖尿病等大病筛查,对高危人群分色管理、精准诊治,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逐步形成“筛查—诊断—治疗—随访”闭环,积极引导健康服务从“治病”向“防病”转变。
从机制创新到数字赋能,从内涵提升到预防先行,东台市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之路。未来,东台市将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不断完善健康服务体系,让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关链接
- 江苏东台围绕群众健康打造全国县域医共体改革样本【2025-09-17】
- 盐城东台市人民医院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结硕果【2025-06-20】
- 国家医改专家组调研指导座谈会在东台举行【2023-07-18】
- 江苏东台人民医院确认丙肝病毒感染69例 院长被免职【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