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获悉,该省始终把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作为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明确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办医管医责任,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截至目前,分别安排县级、市(州)级和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9.16亿元、5.84亿元和5.03亿元。
新一轮综合医改以来,该省各级财政补助公立医院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额预算,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资金占人员经费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夯实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基础。
该省在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各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渠道从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3个渠道改革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建立了新的经费补偿机制;在各级公立医院开展了薪酬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考核,形成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收入分配机制,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西宁市、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结合实际,实行院长、书记年薪制或医院领导班子绩效年薪制,年薪在20万元~40万元,由财政全额承担,不增加医院负担。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员实行了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进一步完善了薪酬制度体系。
同时,切实解决公立医院临聘人员待遇,部分市(州)和县由财政承担了40%~70%的临聘人员工资。
省政府还着力化解省级公立医院债务,将省级公立医院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4.43亿元,对未纳入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隐性债务6.16亿元,由省财政和医院按8:2的比例筹措资金分两年化解,有效减轻了省级公立医院运行负担。
相关链接
- 太原市杏花岭区公立医院改革助力心理健康促进,守护心灵港湾【2025-07-22】
- 聚焦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交流会在广州召开【2025-07-22】
- 湘潭市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调度会【2025-07-16】
-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拟支持城市名单公示【2025-07-10】
- 中卫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2025-07-10】
- 青海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2025-07-18】
- 青海启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2025-07-07】
- 青海海东DIP付费方式改革为群众减负【2025-06-16】
- 青海家医签约服务由全科向专科拓展【2025-05-21】
- 青海深推“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