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建立医院章程,推进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管运行机制。完善人事薪酬制度,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县乡12家公立医院药品均实行阳光集中采购。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226.11万元。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20年县级公立医院门诊量102994人次,住院病人量13143人次,业务收入7219.8万元,同比增长9.62%;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20%。
二是医联体建设更加深入。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积极推进浙大二院深度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全面开展妇幼、中医区域指导部分中心工作。县妇幼保健院与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结成妇幼专科区域联盟。巩固深化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与余杭区九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分别与9家基层卫生院建立形成了1+N医疗共同体联盟。
三是分级诊疗有效推进。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将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关键指标纳入日常目标管理。对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等医院提出差异化控费目标,全县医疗总费用、住院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均达到目标。有效控制药占比,县级医院药占比降至20%;基层诊疗量占全县诊疗量45.37%。
四是行政审批服务便捷高效。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所有卫生健康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厅”办理。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对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系统地清理,停止执行规范已明确取消审批事项。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AB岗位制、服务承诺制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2020年办理各类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事项613项,其中大厅办理320项,网上办理293项,无投诉和违规违法现象。
相关链接
- 贵州医改:从“大医院排长队”到“家门口名医看病”【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