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加强党建推动医院新发展 让老百姓获益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1-08-13 08:24:43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有力的宣誓声直击心底,熟悉的誓词涤荡着心灵。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会上,面向党旗,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党员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再次接受心灵的洗礼,更加坚定了立场信念和初心使命。
目前,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下设6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600多名。今年医院党委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高水平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院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
担当作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去年伊始,新冠疫情不宣而战。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建应急专家组、每日工作例会制度等,仅用3天时间就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为保障市民就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全面上线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相关问题线上咨询和远程问诊服务。推行系列便民举措,在全市最早开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门诊”、慢病长处方和“药品安心递”续方快递服务等。
疫情袭来,市人民医院数千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纷纷写下“请战书”,先后派出18名专业人员驰援武汉、北京、香港及市定点收治医院。在这支年轻的逆行者队伍中,党员的冲锋身影清晰可见,其中党员9名、火线入党人员4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今年5月21日以来,他们火速集结,再次穿上防护服,从迅速组建赴盐田、龙岗、龙华、宝安、广州的核酸采样应急队到支援坂田街道的疫苗接种医疗队,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带动起整个医疗团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看不见的病毒赛跑。
截至目前,支援核酸采样超过1700人次、支援疫苗接种超过1400人次,党员约占30%。参与志愿服务超过35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1万小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市人民医院党委反应迅速、决策果断、靠前指挥,在疫情防控一线,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时时都有党组织高高飘扬的旗帜、处处都有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身影,展现了新时代深医共产党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夯实党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堡垒牢不牢,战力强不强,能否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还取决于医院“硬件”保障——党建制度。
如何切实把党建工作的“软指标”变成“硬任务”?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秀峰认为,关键是做到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她提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高水平医院建设,以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和医学科技创新为重点,以绩效改革和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夯实基础抓党建,党建引领促发展,全面推进医院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
为此,医院党委致力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切实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医院建设发展中坚定信念明方向。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抓好“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落实。强化对党忠诚教育,持续抓好“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拓展和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员身份意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严格落实党章、准则及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党支部建设的要求,以年度基层党组织积分管理检查为契机,督促各支部对标找差、立行立改,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医院党委将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党建促改革,以党建促创新,在医疗护理、科教兴院、人才引育、智慧医院等方面亮出了一张漂亮成绩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医院坚持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分层次做好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考核工作。近三年来,共柔性引进院士团队9个、全职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学科带头人6人;目前,医院共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4名,杰青、千人等人才5名,省级以上主委/副主委73名。联合英国爱丁堡大学建设国际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获批3个省级住培重点专业基地(妇产科、内科、外科)。在历次省、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殊荣。2020年,医院因人才工作突出,获深圳市“人才伯乐奖”,是唯一获奖的医疗单位。
同时,坚持医院科研依托临床、服务临床发展策略,着力推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运用”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共有国家级重大平台75个,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等41个。2020年,医院有1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100强,在《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效中期考评报告》中,医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中期评估,在全省“建高地”7 家医院中整体排名第2。
近年来,医院强化医疗护理规程,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获评A+等级。并成功入选艾力彼全国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第82位,华南区综合实力排行榜第13位,是深圳市唯一一家上榜的医院。此外,顺利获得第一批“互联网医院”牌照,全院44个临床科室开通了在线问诊、线上处方、药品配送等网上诊疗服务。打造5G示范医院,5G智慧病房、5G听诊、阅片等远程短视频诊疗及5G院前-院内急救的“上车即入院”模式投入运行,医院连续3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选为“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
聚焦“办实事”,为民服务解难题
“医院推动党建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最终是为了让老百姓获益,让他们有更好的就医体验。”这是叶秀峰对党建工作的深刻感悟。
事实上,医院党委也是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并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努力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4月,市人民医院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涵盖对口帮扶、义诊、健康科普、便民服务、核酸采样及疫苗接种等方面62个项目。
其中,中医科支部开展“中医中药校园行活动”,以传承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中心,以学校为媒介,面向教职工及中小学生两个基本群体,陆续开展“中医微课堂、中医小达人、中医微讲座、中医微体验”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惠民行动,从而辐射至周边家庭及社区。
麻醉科支部制定“心肺复苏培训公益计划”,联合深圳市社区工作站及其它机构,每季/每月一次,举行心肺复苏及AED使用规范的公益培训。通过定期培训,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和AED的规范操作,以期在生活及工作中面对突发事件自救和互救,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挽救生命。这两项已入选市卫生健康系统“为民、利民、安民——百项健康惠民行动”项目。
目前,每个项目都在积极推进、稳步实施,6月25日,医院印制了《党史学习教育特刊》,集中展示了各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阶段性成果。当中让患者纷纷点赞的有,药学部支部针对窗口患者多、用药交代时间短、药品说明书冗长、专业性强等现实问题,通过“一药一说”形式,在全国首推“用药交代”系列短视频,为公众提供便捷专业、生动可视、通俗易懂的安全用药知识推介,将用药交代短视频生成二维码关联在用药指导单上,方便患者随时扫码重复收看专业用药指导和释疑解惑。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叶秀峰看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需求,需不断优化服务,要做到有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艺术,而这些都离不开党建的支持。
相关链接
- 深圳市人民医院到河池市开展对口支援指导【2021-11-01】
- 深圳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试营业【2020-09-18】
- 深圳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20-09-18】
- 深圳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结硕果【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