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扣新趋势探索百年名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1-10-12 08:29:45
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的背后,两棵高大黄桷树掩映着一栋两层的“百年小楼”——它是医院首任院长,加拿大人胡祖遗(Dr.Edward Corry Wilford) 于1914年修建的医生住宅。
从1908年的“福音堂诊所”,到首任国人院长——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马君牧教授接管的“仁济医院”,再到新中国政府正式接管后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从10张病床的诊所,到拥有2300张病床、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重点专科及14个市级重点专科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在113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仁爱精业,济世自强”院训引领下,建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2019年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第三位,七个专科进入全省前十位。
“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6月29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兑现了医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庄严承诺。通过对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唐娟、妇产科副主任程其军的采访,《医师报》记者将从感染科、妇产科及互联网诊疗三个切口入手,不断深入,揭秘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绕“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进行的一系列探索。
加强传染病专科建设,建成区域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
2020年2月28日,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板仓院区(自贡市传染病医院,以下简称“传染病医院”)召开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主题党日活动中,自贡市委书记范波向医务人员们献上花束,并对全体传染病医院干部职工的斗争精神、专业精神、担当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SARS疫情过后,盐都加大了感染学科建设力度。2008年,传染病医院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并作为全市唯一的传染病医院,肩负起全市传染病患者定点收治、院前救助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任务,在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期间,一次次奔赴现场扑灭疫情,为自贡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传染病医院被四川省卫健委指定为新冠肺炎患者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中印的领导下,迅速组建“1+10”防控指挥体系,一线指挥、每日研判、全员培训、严阵以待。传染病医院抽调44名青年骨干组建青年突击队,在时任自贡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唐娟的带领下,积极制定防控标准和培训指南,规范设置本部、板仓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完善标识标牌,降低院感风险。并通过现场演示、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形式,对全院全员开展感控、诊疗知识培训10余次。此外,“青年突击队”每日前往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重点岗位现场督导,保证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唐娟介绍,2020年1月24日,自贡市首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入院治疗。面对未知的疫情,作为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医院果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在对自贡市全部9名新冠确诊患者的诊疗中,中医科全程介入,为每名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实现了“疑似患者零放走,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3个0”目标,得到了自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疫情面前,感染科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防得了院感、治得好传染病,这就是感染科的内涵。”如今已是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唐娟表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传染病医院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以大专科、强综合为建设目标,完善传染病专科建设,建成区域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推进妇产科服务模式创新,打造自贡医疗机构坚强后盾
2020年1月19日,一名产妇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术中被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遂关腹后由自贡市一医院妇产科医师出诊接回,全院立即启动高危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应急预案。经过多学科协作团队的努力,不仅成功救治产妇和新生儿、更保住了产妇的子宫。这一“教科书般”的救治流程,也得到了自贡市专家组的一致赞誉。
作为自贡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之一,妇产科在47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集医、教、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甲医院知名学科。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程其军介绍,近年来,科室在妇科肿瘤诊疗领域取得了三大进展。
“首先,是日间手术的广泛推广。”程其军介绍,自2018年科室开展日间手术以来,90%以上的宫腔镜手术已被纳入日间手术的范畴。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使病房周转加快,医疗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更大大减少了医保支出,实现了患者满意、医保满意、医院受益的共赢格局。
“二是引入了术后加速康复(ERAS)模式,通过全面优化的围术期处理及疼痛管理方法,大幅减少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程其军介绍,据统计,ERAS能缩短住院时间2.77天、降低并发症风险50%、降低再入院风险20%、降低死亡风险47%。
三是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程其军介绍,科室开展微创手术十余年来,95%以上妇科术式已被腹腔镜手术取代。2019年起,科室先后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子宫肌瘤剥除、输卵管切除、双附件切除、子宫全切除等术式,并于2020年底成功开展一例妇科恶性肿瘤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不仅顺应了患者‘无痕’的需求,也促进了学科的整体发展。”程其军说,如今,妇产科已成为自贡市四区两县医疗机构的坚强后盾,挽救了无数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受到省市级检查专家的肯定和表扬,得到了全市乃至西南地市级医院的认可。
“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除诊、疗、康复外,另一个重点在于二级预防。这就需要医生主动‘走出去’。”程其军介绍,2019年,科室组建了“宫颈癌医疗小分队”,先后在自贡市十余所学校进行宫颈癌筛查和疾病知识宣教,大幅提高了群众对于宫颈癌预防和保健意识。“我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向‘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贡献力量!”
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
午夜12点,唐娟的手机响了起来——一名焦虑的患者在区域远程影像诊断平台上看到检查报告后,心理压力很大,便连夜联系唐娟。唐娟耐心地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也不断安抚患者的情绪。终于,患者的心结被解开了,而此时,时钟已指向凌晨1点……谈起这段经历,唐娟却淡淡地说:“只要能帮助到患者,再辛苦也值得。”
唐娟介绍,2014年起,医院先后建立了自贡市医学影像、心电、病理、检验、超声5个远程诊断平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2021年,又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建成起5G区域人工智能中心,远程医疗协作网增至6个。共囊获130余家基层医院,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近年来,医院累计出具各类远程检查报告86.8万余份。此外,为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医院还持续开展远程检验危急值追踪服务,将检验结果的危急值自动向患者手机推送,累计服务患者2980余人次。
唐娟表示,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建立充分整合了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技术人员管理信息等要素,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缓解基层人力资源紧缺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基层患者往返大型医院进行检查的时间、费用,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落地、落实的同时,降低了医保基金的支付额度。让患者在基层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近年来,医院也在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并在远程医疗、慢病管理、分级诊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17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2019年,医院完成了互联网医院的医疗许可注册,34个临床一级科室,3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线上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线上咨询、视频问诊、电子处方以及药品配送等多个渠道。不仅在新冠疫情中“大显身手”,也助力自贡市成功申报了四川省互联网+医疗健康试点示范市。
2019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选“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名单,医院改革工作获得了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唐娟表示,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提升5大远程短视频诊断平台的运行效率,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延伸更多服务项目,让更多优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下沉到基层,从而在新一轮的医改中勇往直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相关链接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