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实施医共体建设,其中35个县纳入国家级试点。
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2017年正式启动医共体建设试点;2019年医共体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2022年将次中心建设纳入省人民政府民生实事,以次中心为抓手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年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我省医疗卫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之一,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各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性与主动性。
贵州省通过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增强次中心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在原有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上,创新构建了“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并将次中心逐步打造成为所在片区的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公共卫生示范中心,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目前,我省2022年第一批50个次中心已全部完成建设,第二批50个次中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用。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因地制宜强化县域内综合医改,以医共体建设为重点构建有序就医分级诊疗体系,为建设“健康贵州”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相关链接
- 宁夏中卫: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赋能县域医疗服务升级【2025-08-15】
- 广东全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2025-08-07】
- 泰安市岱岳区召开医共体建设工作座谈会【2025-08-01】
- 湖南省卫健委来衡南县调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2025-07-22】
- 贵州三都打造智慧医共体破解基层看病难【2025-07-03】